文化解密
文化解密

清东陵自始建顺治帝孝陵之后,各种祭祀活动次第举行,至乾隆时期,祭祀制度日臻完备定型。终清一世,相沿不辍。直到抗日战争后期,清皇室设立的“东陵办事处 ”撤销以后,这些祭祀活动才彻底结束。清朝统治者一贯奉“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为治国平天下的心传家法,特别宣称“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他们将皇陵祭祀,置诸国家“ 五礼”中吉礼的范畴,与祭祀天地、太庙、社稷等量齐观,称大祀,并载在典籍,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使之制度化,赋予了最为神圣的尊严与内涵。

有清一代,清王朝在东陵内举行了次数繁多,规模庞大的各种祭祀活动。在陵区,专门设有承办事务衙门、内务府、礼部、工部、兵部,职司各种祭祀与管理事宜。其中,内务府,礼部是祭祀的主要负责机构,而工部、兵部,除负有维修、保护陵寝的职责外,还要协同礼部、内务府完成各项祭祀。

每年清明、中元(七月十五)、冬至、岁暮(岁尾前一天)四时,各陵帝、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位前举行大祭礼(乾隆元年,帝、后忌辰祭升为大祭,与四时大祭同)。福晋、格格、常在、答应惟清明、岁暮两大祭(也有福晋每年四大祭之说——注)。每月朔(初一)、望(十五)以及皇帝万寿、诸妃忌辰各陵寝行小祭礼。凡大、小祭祀,妃位以上于所在陵寝的享殿内致祭;嫔位以下各于宝顶前致祭。

另外,凡国有庆典,变乱等大事,如皇帝登基、亲政、大婚、立后,国家发动战争,战争告捷,也要在陵园内举行各种临时性祭祀活动。

清代,陵寝中的大祭礼,通常包括谒陵礼、大享礼、敷土礼等内容。届时,或由皇帝亲自主持,或由太常寺奏请派王公致祭,仪式繁琐、隆重。而小祭礼,则完全由守陵官员主持操办,规格要简单得多。

谒陵礼仪:

一是皇帝亲自谒陵,一是遣员恭代谒陵。皇帝上陵展礼,一般随个人主观意愿或利用某种方便机会举行,如巡边、驾幸避暑山庄、奉太皇太后驾幸遵化汤泉,送大行皇帝、太皇太后、太

后、皇后等人梓宫奉 安山陵;也有时是国 有庆典,或专程去往 东陵敷土、大祭之前 行谒陵礼。如康熙二 十年三藩叛乱平定、 二十二年收复台湾,

圣祖均亲自至孝陵拜谒告祭。所以皇帝谒陵次数没有什么限制,可数年谒陵一次, 也可以一年谒陵数次。如嘉庆皇 帝就曾在嘉庆五年一月、三月、九月 一 年间三次拜谒东陵。据统计,除世祖福临和逊帝溥仪不曾到东陵谒陵外,其余八帝到东陵谒陵总计约120余次。其中尤以圣祖玄烨和仁宗顒琰谒陵次数最多。圣祖一生谒东陵47次,仁宗一生谒东陵27次,而穆宗载淳则只谒过东陵两次。每次皇帝躬亲谒陵,一般提前一段时间颁布谕旨,公布谒陵日期,通知有关部院衙门做好准备。礼部要进《皇上谒陵仪注》、《所有道路里数缮折》。皇帝谒陵所带物品等项,由内务府呈报,其中涉及马具、冰块、仪仗及生活、祭祀用品,即使小到蜡烛、茶叶、纸张等,也要详细开列。谒陵路径,一般从东华门起,沿途经过燕郊、白涧、盘山、独乐寺、桃花寺、隆福寺等行宫。每次谒陵,需按墓主人的辈份,从高到低依次举行。如光绪年间,皇帝或王公大臣谒陵,就需先由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开始,以下为世祖孝陵、孝惠章皇后孝东陵、圣祖景陵、高宗裕陵、文宗定陵、孝贞显皇后普祥峪定东陵、穆宗惠陵。

皇帝谒陵时,首先在隆福寺行宫换穿青长袍褂。当接近所谒之陵时,随行的贝勒以下宗室、大臣、侍卫、三品以上官员,在未至下马牌处下马步行;亲王、郡王在下马牌处下马步行;皇帝则“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由前导大臣引导,从隆恩门左门即东门入,绕隆恩殿东旁,经陵寝门左门至明楼前。王公大臣在陵寝门外按序排序。司拜褥官将拜褥在石祭台南铺好,皇帝行三跪九拜礼,然后起立,于东旁西向站立。内务府官员进奠几、酒爵,行一拜礼,退。皇帝奠毕,西向举哀,陵寝门外王公大臣也要同时行礼举哀。 礼毕,两名前引大臣引导皇帝从原路退至陵外,在原降舆处升舆。王公大臣亦退出。随即谒其余各陵,仪式与第一次同。

大享礼:

清东陵大享礼,从康熙二年就开始了。当时题准:“孝陵年以清明、孟秋望、冬至、岁暮为四大祭”。以后所建帝后陵,皆沿用此四时为大祭日期。雍正十三年,刚刚登基的乾隆皇帝降旨,将列祖、列后忌辰均照陵寝四时大享礼举行。自此,皇

帝、皇后忌辰之祭升为大祭,陵寝四大祭就 变成五大祭了。大享礼约略包括以下内容:首 先,行上香礼,主祭人于神位前敬谨上香。接 着,举行初献礼,“奠帛爵”,即依次在各 神位前供献丝帛,奠酒的仪式。尔后,由读 祝官用满语诵念祝文。事毕,再行亚献礼、三 献礼,每次奠酒三爵,不读祝文。最后,将 祝版、制帛等项焚化,祭祀结束。每逢帝、 后忌辰,还要从附近隆福寺内召来13名喇 嘛,在陵寝西配殿内唪念药师经,超度死者 亡灵。举行大享礼时,规模宏大,人数众 多。祭祀的各项程序,需按要求严格执行, 丝毫不得紊乱。与祭人员更要毕恭毕敬,跪

拜时不能出现马虎、应付的现象。为此,还专门设置了典仪官,赞礼郎,司理仪式。

敷土礼:

逢清明节,陵寝中皇帝、皇后、妃嫔等人的宝顶要添加净土。清制,敷土礼多由朝廷派遣的承祭官主持,执行。而在皇帝初丧的二十七个月内,即三周年内,嗣皇帝一般行敷土礼一次。史载,嘉庆皇帝就曾以自己早年被秘立为皇太子,即位后皇父(乾隆皇帝)又训政三年,“鸿慈笃眷,尤为从来所未有”为理由,分别于嘉庆五年、六年、十四年、二十四年到裕陵行敷土礼。

关于敷土的数量:康熙初年议准,各陵上土13担;乾隆二年,为使宝顶少遭践踏,改为各陵每年皆增土一担。 皇帝行敷土礼,石门工部预先于前一天,专门预备洁净的“客土”(陵区外面的土)盛于两只小筐之内,贮放在陵寝罗圈墙外,以备使用。届时,皇帝乘舆到隆恩门外,在更衣幄次内更换缟素。随行的王公大臣等,身着素服,冠去缨纬。

随后,礼部堂官奏请皇帝行敷土礼。皇帝在前引大臣的引导下,步隆恩门东门,经陵寝门东门进至明楼前,大臣等排列。帮扶添土大臣随皇帝至方城前。陵寝内务府官员奉上黄布护履(鞋套)。皇帝及随行人员着护履,从东蹬道上宝城。陵寝内务府大臣已提前将土筐担至宝顶东石栅栏门外。皇帝到时,就将土并为一筐,跪捧给帮扶添土大臣,由其捧筐至宝顶,再跪献给皇帝。皇帝跪接,双手举过头顶,将土添于宝顶上,筐交于帮扶大臣。下来后,除去护履,由前引大臣引导,由原路退出。

清东陵与清西陵为何要分开而建?

清朝自164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历时267年。它的灭亡,不仅是清朝的灭亡,也是中国二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灭亡。在清朝入关后,先后有10人当了皇帝。除了末皇帝傅仪外,其余9人均按帝制葬礼,归葬于东陵、西陵两处。而傅仪死后多年,其骨灰也葬于清西陵。清东、西两陵,成为封建社会最后的二处陵址。

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县马兰峪西部昌端山主峰南麓,距北京100余公里。是一座规模十分宏大、体系比较完整的古代陵墓建筑群。整个陵区共有清帝陵5座:即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慧陵(同治);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陵1座。这15座陵墓群,埋葬着清5帝、14后、136个嫔妃。近代著名的皇后慈禧太后也葬在这里。

西陵在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也是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代陵墓建筑群。整个陵区共有清帝陵四座,即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子园陵7座。这14座陵墓群,共葬了76人。

清王朝的帝陵陵址选择在这二处是有原因的,特别是东陵的陵址,与政治风水极有关联。所谓政治风水,就是假借风水外衣为其政治需要而服务。这在封建社会,是统治者所惯用的。入关后的顺治帝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然而野史与传说的杂乱,却给东陵陵址的选定,披上了层令人恍惚的纱衣。其中一说是顺治自己看中的:顺治帝“尝校猎遵化,至后为孝陵之地,停辔四顾,曰‘此山王气葱郁非常,可为朕寿宫’。因自取佩玠(即指环)掷之,谕侍臣曰:‘玠落处定为穴,即可因以起工’。后有善青鸟者(风水先生——笔者注)视之,相惊以为吉壤也。”(徐珂《清稗类钞•方技类》)一说是明朝亡国之君崇祯帝选中的,由于李自成杀进北京,崇祯帝未及为自己寿宫动工,就吊死在景山。明朝亡国之君未能如愿享用的“万年吉地”,于是就被清王朝开国之主占用了。还有一说是钦天监杜如预、杨宏量等“勘测过孝陵”。产生多种说法的原因,是与满族入关统治汉族有关的。清统治者入关后,在攻克扬州时,多尔衮曾致书史可法劝降,信中声言:“国家之抚定燕京,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清入关夺的不是大明天下,而是帮助明灭李自成的。反映到墓葬问题上,就出现了明崇祯帝选的陵址,传给清世祖顺治的“佳话”,这对于赢得汉人之心,在政治上是需要的。

出于这个政治目的,顺治的孝陵乃至清朝以后的历代陵寝,大体都吸纳了明朝帝陵陵制。首先,关于墓葬的风水,完全遵循了关内汉族堪舆术的一套理论。如孝陵为顺治自己选陵址一

说;如乾隆帝在《哀明陵十 三韵》中所称:“英雄具眼 自非常,岂待王廖陈其艺。” (王,指山东王贤;廖,指 江西廖均卿,均为当时著名 风水大师。)清帝选陵址, 也是件宫内大事,乾隆帝自认为也学会

了堪舆术,不需要听任汉族堪舆家的点拨了。其次,清东、西两陵的地面建筑,其大体格局,也同明陵相仿

。以孝陵为例:石碑坊、神道、大红门、圣德神功碑、石象生、石桥、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及宝城宝顶等均备。只有圣德神功碑,自道光帝的慕陵开始,以后的四帝陵均没设置。第三,清入关前遵行的是火化。据《东华录》记载,乾隆帝在追述满清墓葬制式时曾说:“本朝肇迹关东,以师兵为营卫,迁涉无常,遇父母之丧,弃之不忍,携之不能,故用火化,以便随身捧持,聊以随其不忍相离之愿,非得已也。”土葬是满族入关后才从顺治帝开始的。顺治帝虽然葬在孝陵,据载也是火化后才土葬的。他6岁登基,在位18年,24岁突然死去,成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据《大清会典事例》所载,顺治十七年(1660),深得顺治帝宠爱的董鄂妃红颜薄命死去,福临郁郁不欢,不到半年因病痘死于养心殿。后在北京景山寿皇殿按佛教进行了火化。由浙江玉林通琇的弟子茆溪行森禅师为其举火,火化后葬入孝陵。因此,顺治帝的孝陵葬式,是满清墓葬制式转向汉族陵墓制式的一个过渡。以后的清帝葬式几乎全遵行汉族自古以来的“冢以藏形,庙以安神”这一墓葬制式。

第四,对龙文化的接受。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称:“东宫苍龙”、“南宫朱鸟”、“西宫咸池”、“北宫玄武”,四神拱卫天帝的“中宫”。后来有了发展,认为四神在天上是保卫天帝,在人间是保卫帝王和他的臣民,在墓中是保卫墓主和他的灵魂。四神在墓葬中的出现,最早在西汉晚期,而且很快在墓葬中盛行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汉族的丧葬习俗,陵寝制度。清帝陵中,不仅在地面建筑中,随处可见龙的形象,就在地宫里,也是极力效法的。例如道光帝的慕陵地宫便是如此,还引出了个故事。按乾隆帝定的规制,道光帝的陵寝建在东陵,历时七年,于1827年建成,并葬入了孝穆皇后。1828年某天夜里,道光皇帝梦见孝穆皇后在一片汪洋中向他求救,醒来便觉不快,担心自己的地宫出了问题,即去东陵查看,果然发现地宫浸水。道光帝大怒,下旨拆除陵墓,改在清西陵龙泉峪建造新的陵寝。道光帝认为地宫进水是“群龙钻穴,龙口吐水”所致,在建造新陵时,将金丝楠木隆恩殿上的龙头做了修改:整个天花板上,不用各帝通用的彩绘,而是用香楠木以高浮雕的手法,刻成龙头向下俯视,张口鼓腮的形状。除此,道光帝传旨在隆恩殿的雀替、隔扇、门窗等各个部位,都用金丝楠木雕以各式的龙,龙头朝上,形成“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景观,以便让龙在天上争相吐香,不往地宫里吐水。出于这个原因,在以后的帝陵中龙的装饰才减少了。

第五,清初由于顺治、康熙和雍正帝对汉地佛教的推崇,不仅

表现在执政时期,在陵墓葬式上也留下了踪迹。例如乾隆帝的裕陵地宫,在其石门、各堂的两壁、券顶都有精美无比的佛像浮雕、图案和经文。八扇石门雕有八大菩萨,罩门两侧雕有四大天王。前殿又称明堂,其券顶刻有五方佛。中殿又称穿堂,其东西两壁刻有“五欲供”。五欲供为明镜、琵琶、涤

香、水果。天衣五件物品,寓意只 要戒除五欲,即可进入西方乐土。中殿券顶处还刻有24尊佛像。后殿又叫金堂,券顶上刻着三个佛像,东西两壁各雕“八宝”和一尊佛像。此外,地宫石棺床四壁还雕着整齐细密的经文,用梵(古印度文)番(藏文)两种文字阴刻,达三万余字。简直就是一座精美绝伦的佛堂。还有雍正帝的泰陵,在隆恩门西侧有座配殿,为喇嘛念经场所。后来由于乾隆帝尊崇汉地历代帝王所尊崇的儒学,将儒学视为正统,佛、道等视为异端,特别道光以后,汉地佛教文化在清帝陵寝中的地位才逐渐消失。

第六,清代每年清明的大祭,也完全仿照明代,皇帝或王爷要在宝顶上举行上土礼。在祭礼前二刻钟,皇帝在明楼方城下从王公大臣手中接过“竹篚’(盛贡物的小竹筐),亲自奉篚将土送至坟顶,跪下毕恭毕敬地添土于坟上。为了尊敬死者,每次所用之土,均为石门工部专程预备的“客土”——精心选取的未经牛羊踩过的净土。在举行敷土礼时,皇帝与随行官员们的脚上,都得套上事先准备好的黄缎袜套,如果一时疏忽,忘记穿袜套就踏上宝顶,则要被看作犯了大不孝敬之罪。

总之,清代的帝陵规制,处处都表现了入关初期所称的思想,即清朝不是劫夺明朝,而是“帮助”明朝剿灭李自成的,是明朝的继续与发展。显然这是出于政治上的目的。关于墓葬方面,其实,无论是汉族墓葬文化,还是满族墓葬文化,都统属于中华民族墓葬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历史在十五世纪中叶,让这二个民族的墓葬文化交融而已,都是中华民族墓葬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

清帝陵为什么会出现东西二个陵区呢?这要从雍正帝的泰陵说起了。

第六,清代每年清明的大祭,也完全仿照明代,皇帝或王爷要在宝顶上举行上土礼。在祭礼前二刻钟,皇帝在明楼方城下从王公大臣手中接过“竹篚’(盛贡物的小竹筐),亲自奉篚将土送至坟顶,跪下毕恭毕敬地添土于坟上。为了尊敬死者,每次所用之土,均为石门工部专程预备的“客土”——精心选取的未经牛羊踩过的净土。在举行敷土礼时,皇帝与随行官员们的脚上,都得套上事先准备好的黄缎袜套,如果一时疏忽,忘记穿袜套就踏上宝顶,则要被看作犯了大不孝敬之罪。

总之,清代的帝陵规制,处处都表现了入关初期所称的思想,即清朝不是劫夺明朝,而是“帮助”明朝剿灭李自成的,是明朝的继续与发展。显然这是出于政治上的目的。关于墓葬方面,其实,无论是汉族墓葬文化,还是满族墓葬文化,都统属于中华民族墓葬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历史在十五世纪中叶,让这二个民族的墓葬文化交融而已,都是中华民族墓葬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

清帝陵为什么会出现东西二个陵区呢?这要从雍正帝的泰陵说起了。

雍正帝是康熙帝的四儿子,初封雍亲王。康熙末年,得隆科多、年羹尧之助,阴谋夺取王位。据说,康熙帝临终前,曾手谕遗诏要“传位十四子”。雍正见父亲不传位给他,很是气恼,遂串通宫内外,将遗诏偷改成“传位于四子”。之后又毒

死69岁的父亲康熙帝,杀死了知情者和十四子一 门老少,做了皇帝。他害怕死了祖宗在阴曹地府 不会宽恕他,所以另择陵地于河北易县西15公里 的永宁山。据载,雍正帝即位后,开始也选择在 东陵的九凤朝阳山上。但他看了陵区草图后,很 不满意,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 又带泥沙,实不可用”。选陵大臣心领神会,最 后选在永宁山。雍正帝看后大喜,这里是“乾坤 聚秀之区,为阴阳和会之所,龙穴沙石,无美不 收,形势理气,诸古咸备”。并认为“山脉水法, 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定为陵址。雍正八 年(1730)开始兴建,历时7年(乾隆二年)结 束,是西陵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建筑。相传在雍 正十三年

(1735)时,雍正帝在圆明园养病,民间女侠吕四娘为报父仇,潜入园内刺死雍正帝, 又将其头割去。一时宫内大乱,又不敢声张,只 得给雍正铸了个金头安上入殓。直到乾隆二年 (1737)三月才与皇后、贵妃合葬于泰陵。后来,乾隆帝为不使两处陵寝冷落,特谕旨明示后代:“嗣后,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东西陵界分建。”从此,清帝陵寝便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以其地理位置易县陵区称西陵。

历代皇帝不仅为选择陵址,废尽心机,在葬礼的全过程中,也是极尽铺张之能事,清代也不例外。仅以慈禧太后葬礼为例,她虽不是皇帝,其葬礼又处在封建社会分崩离析的前夜,可葬礼隆重程度也是颇让人咋舌的。光绪三十四年(1908),慈禧的灵柩在京祭祀完毕后,即被送往东陵“奉安”下葬。从北京送到东陵整个行程中,动用了10万人力,外加随从官员一大批。灵柩每到一个稍大的府县,都要停下来做一次道场法事。如此走走停停,100多公里的行程,竟走了一年多时间,于次年十月初一,灵柩才送到东陵地下宫殿。

当然,送葬与选址都是“葬”的准备阶段,关键体现“死犹如生”葬制的,还在墓中的陈设方面。历朝历代的帝王,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其后代也将他生前巧取豪夺的珍宝葬入陵下。据同治、光绪二朝太监李莲英当时的笔记载,慈禧随葬品中,除葬有世间所流传的翡翠西瓜、蝈蝈白菜,还在棺椁中放置了无数珍奇异宝,为填补棺内空隙,倾倒了四升珍珠宝石,要上盖时,大公主赶来,又揭开网珠被,放进天然玉质的八骏马、十八罗汉各一套。历代帝王如此下葬,一方面无意中将中国历代的人类文明留给了后世;另一方面,这些珍宝也勾引了无数盗墓贼贪婪的目光。从墓葬史看,最大的二起盗墓案,一是东汉光武帝的原陵遭董卓指使吕布所掘,另一起便是清东陵内乾隆的裕陵以及慈禧的定东陵遭掘,即1928年夏,发生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震惊中外。

当时,驻防在河北蓟县马伸桥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孙殿英,得到情报称与蓟县马伸桥一带一山之隔的清东陵有伙土匪欲盗宝,遂以剿匪护宝为名派一团兵力进驻清东陵。将土匪赶走后,又以部队进行军事演习为名,孙殿英率部进驻清东陵。为掩世人耳目,清东陵实行全面军事戒严,并四下张贴告示。仅用七天,将

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的地宫炸开,开始了中国墓葬文化史上骇人听 闻的一次浩劫。地宫内的稀世珍宝被盗劫一空,就连慈禧的尸体也不放过。这伙中国墓葬文化史上的千古罪人,扒下慈禧身上的龙袍和内衣,取下她贴身的珠宝,又用刺刀撬开慈禧的嘴,从口腔里掏出夜明珠。据孙殿英后来回忆时说:“老佛爷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黑,衣服也拿不上手了。”至于嘴里的夜明珠,“这个珠分开是两块,合拢起来则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以照见头发。”

孙殿英东陵盗宝案发生后,举世震惊。天津的末代皇帝溥仪痛不欲生,立即要求北平当局严惩罪犯,各界也纷纷给予支持。时任故宫古物馆馆长的徐森玉得到消息后,连声痛斥孙殿英是千古罪人,并星夜赶赴现场查看。只见现场尸骨满地,一片狼籍,一切已无法挽回。乾隆带入棺中的许多珍贵古画、碑帖,均已化为灰烬。唯发现乾隆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其牙齿居然齐全,一颗未脱。孙殿英为逃脱罪责,通过戴笠,将盗出的翡翠西瓜、夜明珠赠给宋子文、宋美龄。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披露,那颗可分成二瓣的夜明珠,后来被钉在宋美龄的一双拖鞋上。蒋介石、何应钦等党政要员都收下过东陵的珍宝。于是,孙殿英不仅逍遥法外,就连已被拘捕的孙殿英手下师长谭温江也被无罪释放。

1949年后,政府不仅多次拨款修葺清东、西两陵,清理了裕陵、定东陵两处地宫,先后予以开放,供游人参观,还将这两处陵墓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1月26日,经过风风雨雨二百余年的清陵,又爆新闻:在这一天,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去世28年后,其骨灰归葬清西陵。

据报载:华龙皇家陵园总经理张世义找到溥仪妻子李淑贤,经几番接触,李淑贤向张世义透露,溥仪生前曾交待:如果将来有机会有条件,他还是愿意入土,将他葬在清西陵。另外,他过去的一位妻子叫谭玉玲,他非常喜欢她,将来李淑贤百年之后,希望他们三个人合在一起。在张世义保证下,李淑贤说:我的要求不高,标准墓地是1.5米,我要求皇上的要大一点,不能低于6平方米;我和谭玉玲的,不能低于3平方米。此外要有绿地,再给他们建个碑。张世义满口答应。据张世义透露,三人合葬墓地,初步安排为99.5平方米。这个数字,是借鉴故宫的房屋为9999间半而来的。溥仪的骨灰自1980年5月29日,全国政协为溥仪举行隆重追悼会后,根据中央指示,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副舍。1995年1月26日,清西陵内李淑贤戴着黑色手套将傅仪骨灰盒递给站在墓穴中的工作人员。陵园工作人员将骨灰盒轻轻放入水泥筑成、黄绸铺就的椁内,又特意解开包裹着的黄缎布,确认方向确是面南背北,然后重新系好。

这样,清西陵内又多了一处特殊的墓地。纵观整个清东、西陵,陵区林木蓊翳,红墙黄瓦迤逦其间,泉水潺潺,鸟语果香,踏上陵区神道漫步兴游,顿觉陵区肃穆典雅,令人心旷神怡,遐想联翩,确是一处游览胜地。每年到此参观封建社会帝王陵寝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的遵化县境,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据说是顺治到此打猎时选定的,康熙2年(1663年)开始修建。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正南烟炖、天台两山对峙,形戌宽仅50公尺 的谷口,俗称龙门口。清代在此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诸陵园以顺治的孝陵为中心,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均由宫墙、隆恩门、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其中方城明楼为各陵园最高的建筑物,内立石碑,碑上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刻写墓主的谧号;明楼之后为"宝顶"(大坟头),其下方是停放灵柩的"地宫"。由陵区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宝顶,由一条约12公尺宽、6公里长的神道连成一气,沿途大红门、大碑楼(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桥、小碑楼(神道碑楼)、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选此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清西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清朝皇帝皇子的姓名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称康熙皇帝。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 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 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 卒於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 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 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父亲顺治皇帝
长兄爱新觉罗•牛钮,早殇
二兄爱新觉罗•福全,裕亲王
五弟爱新觉罗•常宁,恭亲王
母亲孝康章皇太后佟佳氏

妻子: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一子,允祥,生二女,下嫁仓津,多尔济 定妃,万琉哈氏,康熙在时为嫔,雍正时尊为皇考定妃,后来随儿子履亲王允裪住,轮到自己的生日的时候,还会被迎进宫去祝贺,但再未进尊封,薨时九十七岁。

通嫔,纳喇氏,侍奉圣祖康熙时为贵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薨。二子皆殇,一女。

敦怡皇贵妃,瓜尔佳氏。侍奉康熙时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殇。她也时康熙诸妃中最长寿。

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雍正时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死后,諡为壳惠皇贵妃。

顺懿密太妃,王氏。初为密嫔,后尊封为密妃。三子,允禑、允禄、允衸,允衸八岁夭折。

纯裕勤太妃,陈氏。初为勤嫔,被雍正尊封为勤妃。一子,允礼。

襄嫔,高氏。一子,允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谨嫔,色赫图氏。一子,允祜。

静嫔,石氏。一子,允祁。

熙嫔,陈氏,一子,允禧。

穆嫔,陈氏,一子,允祢。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孝昭皇后的妹妹,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惠妃,纳喇氏,二子,承庆、允褆。

宜妃,郭络罗氏,三子,允祺、允禟、允禌。

荣妃,马佳氏,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祉成人,一女下嫁乌尔衮。

贵人郭络罗氏,宜妃的妹妹。

子女:

儿子(按出生顺序)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爱新觉罗万黼(幼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允禶(幼殇,未序齿)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䄉,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禕,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胤禛即位

雍正皇帝四十五岁即位,其即位经过至今也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对其继位之说有多个版本。「雍正夺嫡」和「太后下嫁」与「顺治出家」并称「清宫三大疑案」。清朝官方史记所说,公元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皇帝病逝於北京畅春园内。之前,召七位皇子至病榻前(雍正不在其中,此时正代康熙在天坛祭天),由提督九门,卫戍京师的雍正的舅舅,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隆科多传旨,皇四子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康熙遗诏》原文为:「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然而民间传闻康熙皇帝本意将皇位传给皇十四子胤禵,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将康熙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或"传位第四皇子") 而夺得皇位。但此传说有破绽,其中之一是当时清朝内宫事务一般用满文,因此康熙的遗诏一定有满文的版本,皇四子胤禛不可能以汉文的方式篡改满文的遗诏。其次,当时还没有简化汉字,应该是「於」而不是「于」,所以不应该出现可能被篡改的情况。再次,清朝文档应称「皇四子」或「皇十四子」,而不是直接称呼。因此更不会出现被修改还可读通的情况。

此外,一说康熙传位皇四子胤禛的用意是让胤禛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将来继承清朝的皇位。

雍正继位后,对其兄弟手段颇为毒辣,用各种方式进行迫害。例如皇位的竞争者之一康熙八子爱新觉罗•胤禩是非常优秀有才能的一位皇子,他先被雍正封为亲王,后又打成「阿其那」(有学者认为是「猪」的意思,现在有学者认为是「不要脸」的意思);而康熙九子允禟,因同允禩结党,被打为「塞思黑」(有学者认为是「狗」的意思,现在有学者也解释为「不要脸」的意思)。他们即使向雍正上书,也要署名为「爱新觉罗阿其那」及「爱新觉罗塞思黑」。康熙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是雍正的同母兄弟。得知康熙驾崩后,从西宁抚远大将军任上赶回吊丧,雍正却不允许其进城,后又下旨令其在遵化看守康熙的景陵,对其监禁。雍正所为引起别人对其夺嫡的猜测,为平息传言,雍正下令撰写《大义觉迷录》,但是存在的矛盾之处使人觉得欲盖弥彰,更加怀疑。也有说法认为迷信的雍正死后不随其父康熙落葬於清东陵而葬於清西陵是因为怕死后因夺嫡一事在地下见罪於祖宗。但不少学者认为雍正埋葬清西陵的目的是因为清西陵靠近石料产地,可以节约民力。

乾隆皇帝的皇子和皇女详解

皇子(17人,成年10人)

皇长子,永璜,定安亲王。雍 正六年戊申五月二十八日午时 生。生母为哲悯皇贵妃富察 氏,时为藩邸格格。乾隆十五 年庚午三月十五日申时薨,年 二十三。追封定亲王,谥曰 安。子二,绵德、绵恩。

皇次子,永琏,端慧太子。雍 正八年庚戌六月二十六日申时 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 氏,时为藩邸嫡福晋。雍正帝 赐名。乾隆元年七月,乾隆帝 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 光明匾额后。乾隆三年戊午十 月十二日巳刻卒,年九岁。追 封皇太子,谥曰端慧。葬端慧 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三子,永璋,循郡王。雍正 十三年乙卯五月二十五日午时 生。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藩邸格格。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七月十六日辰刻卒,年二十六。追封循郡王。子一,殇。过继永瑆次子绵懿为嗣,生母为永瑆嫡福晋富察氏。

皇四子,永珹,履端亲王。乾隆四年己未正月十四日卯时生。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嫔。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嗣履懿亲王允裪孙。子六。

皇五子,永琪,荣纯亲王。乾隆六年辛酉二月初七日丑时生。生母为愉贵妃珂里叶特氏,时为海贵人。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乾隆三十一年丙戌三月初八日午时薨,年二十六。谥曰纯。子五,四皆殇;绵亿。

皇六子,永瑢,质庄亲王,乾隆八年癸亥十二月十四日酉时生。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纯妃。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奉旨嗣慎靖郡王允禧孙,降袭贝勒。五十四年十一月晋质亲王,五十五年庚戌五月初一日午刻卒,年四十七。谥曰庄。号九思主人,又号西园主人,著有九思堂诗钞。子六。

皇七子,永琮,悼敏皇子、哲亲王。乾隆十一年丙寅四月初八日子时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薨,年二岁。谥曰悼敏皇子。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八子,永璇,仪慎亲王。乾隆十一年丙寅七月十五日午时生。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妃。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封仪郡王,嘉庆四年正月晋仪亲王。道光十二年壬辰八月初七日巳时薨,年八十七。谥曰慎。子二。

皇九子,未命名,幼殇,未封。乾隆十三年戊辰七月初九日亥时生。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贵妃。乾隆十四年己巳四月二十七日未时殇,年二岁。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十子,未命名,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乾隆十六年辛未五月十九日巳时生。生母为舒妃叶赫那拉氏。乾隆十八年癸酉六月初七日子时殇,年三岁。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十一子,永瑆,成哲亲王。乾隆十七年壬申二月初七日辰时生。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贵妃。乾隆五十四年封成亲王。道光三年癸未三月三十日午时薨,年七十二。谥曰哲。嫡福晋富察氏为傅恒之女。清代皇室书法家。

皇十二子,永璂,贝勒。乾隆十七年壬申四月二十五日寅时生。生母为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正月二十八日丑时薨,年二十五岁。嘉庆四年三月追封贝勒。过继永瑆第四子绵偲为嗣,生母为永瑆侧福晋李佳氏。

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乾隆二十年乙亥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时生。生母为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七月二十四日子时殇,年三岁。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十四子,永璐,幼殇,未封。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七月十七日午时生。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魏氏。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三月十八日酉时殇,年四岁。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即位后,改名颙琰。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十月初六日丑时生于圆明园之天地一家春。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魏氏。三十八年十一月冬至节乾隆帝密建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五十四年十一月封嘉亲王。六十年九月立为皇太子居毓庆宫。第二年丙辰纪元嘉庆,正月朔月受高宗内禅位,即皇帝位于太和殿,时年二十七,乾隆帝为太上皇,训政。四年正月初三日亲政。

皇十六子,未命名,幼殇,未封。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三十日丑时生。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魏氏。乾隆三十年乙酉三月十七日戌时殇,年四岁。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十七子,永璘,庆僖亲王。乾隆三十一年丙戌五月十一日子时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皇贵妃魏氏。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封贝勒;嘉庆四年正月晋庆郡王;二十五年二月晋庆亲王。嘉庆二十五年庚辰三月十三日卯时薨,年五十五。谥曰僖。子六。

皇女(亲王女10人,成年5人;养女1人)

皇长女(1728—1729),幼殇,未封。雍正六年十月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藩邸嫡福晋。雍正七年十二月殇。
皇次女(1731),幼殇,未封。生母为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藩邸格格,雍正九年四月生,当年十二月殇。
皇三女(1731—1792),三公主,固伦和敬公主。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藩邸嫡福晋。乾隆十二年,封固伦和敬公主;三月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巴勒珠尔。、乾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二。子一,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乾隆帝亲自为外孙改的名,意为钢铁。

皇四女(1745—1767),四公主,和硕和嘉公主。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生。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纯贵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封和硕和嘉公主;三月下嫁傅恒之子富察氏福隆安。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初七日卒,年二十三。子一,丰绅济伦。

皇五女(1753—1755),五公主。幼殇未封。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三生,生母为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乾隆二十年四月二十二殇。
皇六女(1755—1758),六公主,幼殇未封。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日生。生母为忻贵妃戴佳氏,时为忻嫔。乾隆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殇。

皇七女(1756—1775),七公主,固伦和静公主。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生。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妃魏氏。乾隆三十五年正月封固伦和静公主;七月,下嫁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乾隆四十年(1775)正月初十日卒,年二十。

皇八女(1757—1767),八公主,幼殇未封。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生,生母为忻贵妃戴佳氏,时为忻嫔。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殇, 葬于端慧皇太子园寝。

皇九女(1758—1780),九公主,和硕和恪公主。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生。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妃魏氏。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封和硕和恪公主。三十七年八月嫁乌雅氏札兰泰。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九卒,年二十三。女一。

皇十女(1775—1823),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生,生母为敦妃汪氏。封固伦和孝公主。乾隆五十四年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道光三年九月初十日卒,年四十九。子一,殇。过继一子福恩。

养女(1734—1760),和硕和婉公主。雍正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生,乾隆五弟和亲王弘昼长女,生母为和亲王嫡福晋乌札库氏。乾隆初抚养宫中。封和硕和婉公主。乾隆十五年二月,下嫁巴林博尔济吉特氏德勒克。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十七卒,年二十七。

清朝皇帝选美

皇帝选美,三年一次,也太长了一点,还有一年一次选秀女活动,算是选美的一个补充形式。这一年一次选秀女,主要为挑选宫女,以服侍内宫各位后妃。它挑选的范围是内务府所属三旗一般人家的女子,内务府三旗,即清朝起家时由皇帝自领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内务府三旗所有年满13岁的女子,都要经过挑选,凡选定的,大部分到宫中做宫女。在做宫女期间,如果被皇帝看中,还可升为妃嫔。如果皇上看不上,须要服役至25岁,然后才能放出宫,可以婚嫁。被选入宫的秀女,少数被选为妃嫔,那就身价百倍了。但是除个别得到皇帝宠幸,其他也多是久居冷宫,守活寡过日子。多数未被选为妃嫔的秀女,那就是唯恭唯谨待侯后妃等各主人手下,稍不如意,便鞭打责罚,甚至被逼致死的,其悲惨的一生,也是值得怜悯的。在紫禁城内的隆宗门外,坐落一组以慈宁宫为主体的建筑群。有人把它称做紫禁城中的寡妇院。因为这里原主人便是先皇的后、嫔、妃们。她们当中主要是通过选秀女而入宫的。明清两代皇帝虽不象唐代"后宫佳丽三千",但人数并不算少。皇后、皇贵妃、嫔、妃、贵人、常在、答应等,她们都住在乾清宫两侧的东西六宫。一旦皇帝驾崩,按祖制她们都要搬到慈宁宫居住。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与欢笑无缘,只有在"红颜暗老白发新"的清寡单调的生活中了此一生。慈宁宫偶尔也有欢乐,如给皇太后上徽号,册立后妃以及元旦、冬至、皇太后万寿节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只有这时清王朝的遗孀们济济一堂,饮酒作乐。但这样的活动毕竟一年只有几天,到了清朝末年,随着清王朝的衰落,这几天的活动也被迫停止了。有的只是白天接着黑夜,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毫无生机的生活。慈宁宫建筑群中的佛堂很多,这些太后、太嫔、太妃们在百无聊赖的守寡期间,焚香礼佛,试图从那虚无缥缈的佛界中寻求精神安慰和寄托。

清朝皇家膳食的五大秘密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李理介绍,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总结并汲取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精华,把宫廷饮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档案史料中,人们可以看出清代皇家膳食的五个特点:

一、是清代皇帝一日只吃两餐。早膳多在早6时开始,有时也会推迟到早8时。晚膳多在12点至午后2点。用现代观念看,这应算是午餐。两次正餐之后,如果饿了各加一顿小吃。

二、是清宫御膳主要由三种地方风味及菜系组成。满族菜是从小吃惯了的民族口味,各种肉类及野味、粘食饽饽、蘸酱菜等都是皇帝后妃难舍的美食;入主中原后,清宫沿袭了明代宫廷饮食特色,膳食逐渐以山东风味为主;到了乾隆年间,由于数次南巡,苏杭菜点受到赏识并在宫中流行起来。

三、是清代帝后们饮食喜好各异。例如:乾隆皇帝的膳食粗细搭配、粮菜互补、十分合理;光绪皇帝喜食海味菜,鱼翅、海参、海蜇、海带等原料烹制的菜肴每餐必备;慈禧喜食的菜肴有烧猪肉皮、清炖鸭舌和鸭掌、西瓜盅等,还喜食小窝头、炸三角等点心;溥仪对西餐颇感兴趣,曾在紫禁城内设置西餐厨房。

四、是清宫筵宴名目繁多,从年初吃到年尾。除元旦、万寿(皇帝生日)、冬至三大节日筵宴之外,还有庆祝征战胜利的凯旋宴、笼络臣民的千叟宴、皇帝大婚宴、公主下嫁宴、招待朝鲜使臣和西藏贡使及蒙古王公等的除夕宴、皇太后圣寿宴、皇后千秋宴、各嫔妃的生辰筵宴、皇子皇孙的成婚礼宴、宗室家宴。此外还有各种节令宴等。

五、是注重养生保健康,追求长生不老。乾隆皇帝经常服用龟龄酒、松龄太平春酒、健脾滋肾状元酒,晚年还常吃“八珍糕”。慈禧中年后开始饮如意长生酒,此酒除风祛湿,化食止渴,疏通血脉,强筋壮骨,是保健佳品。

清朝历史文化

清朝的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谴责小说;清朝的诗歌:"诗界革命"及黄遵宪的诗;京剧的形成;清代的绘画: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

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 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分析文艺作品,欣赏文学艺术的能力。清代的小说,戏剧、绘画等方面在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新和发展,并在世界文坛艺苑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教育学生不仅要感到自豪,更要继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通过黄遵宪的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建议地位分析本课讲授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清朝封建末世、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加深和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特征,反映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里是出现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反封建和谴责外国侵略罪行的进步小说、爱国新诗和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的绘画艺术作品。清代文学艺术不仅在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还有创新,并在世界文艺史上独树一帜,同时在整个清朝文化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清朝满族节日民风与民俗

满族人民的节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其中有的具有历史记念意义。如最具民族传统的颁金节,中秋节,二月二龙抬头等。满族人是特别注重礼节的民族。

颁金节

满族节日最具民族传统的是颁金节,即农历十月十日。因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颁诏废除女真旧名,定满族为族名。因此这一天就成了满族命名纪念日。

春节

旧历正月初一日,为一年之首,停止劳作,合家同庆。家家门上贴对联,按旗属分别挂红、黄、蓝、白不同颜色的彩笺。至夜,祭祀神佛、祖先。多面手合家吃水饺。初一早起在人孩子换上机关报衣放鞭炮,相互拜年祝福。

端午节

每年旧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当日凌晨,家家早起至郊外踏青,采艾蒿、折柳枝。插于门首。食糯米糕。戴香袋、荷包。孩子颈腕拴五色丝绳,穿绣五毒的鞋地、背心。

中秋节

又称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一天,又叫团圆节。入夜后,家家在庭院中没供桌,供瓜果、月饼,至月到中天,家人团坐拜月赏月。

腊八

腊八为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要熬煮腊八粥。主要以黄米、江米、绿豆、红枣等八种粮食干果熬煮而成。

其它节日 其它节日还有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节、中元节等。 风俗满族人的后月的是扁平的,这是满族人的爱好。尤其是东北一省的满族人,他们从扁平脑、袋为美。小孩生下来以后,妈妈们就用小米、高梁米等做成小枕头,让孩子仰睡。其实,我们汉族也有这一习惯。

满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

【服饰】:

“发冠”与“旗鞋”

【旗装】: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发冠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同男孩一样,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一直到成年方蓄发留辫。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发冠了。

【旗头】:

发冠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马蹄底鞋】:

除“旗袍”、“发冠”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直筒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天足,着花鞋。但现今的“旗袍”并非历史上满族女子的服装,而是吸收了西方服装裁减方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清代满式服装曾流行全国,现在与汉族服式一样了。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图为一位满族新娘正在梳理她的结婚发式。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民居】: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每年都要根据不同的节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猪和猪头为主要祭品。在大祭时要杀猪,特别是在祭祀祖先时要选用无杂毛的黑猪(有的还必须选黑公猪),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已领受,即可宰杀。此举俗称为“领牲”。有的地方要将猪肠和膀胱放入吊斗挂在杆子上,让乌鸦来吃,如果三天内被吃掉,就为吉利。然后把全猪卸为八块,按原样摆在方盘内,供于家里屋内西山墙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辈份排列免冠叩头三遍,再将肉切碎入锅熬煮,全家围坐,蘸盐而食。此时如有客至,只要在祖先牌位前叩头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谢。满族人家至今还有逢杀猪时请亲邻好友前来品尝头顿猪肉的习惯。过去,在庄稼成熟的季节,满族还有“荐新”祭祀的习惯,如今已被“上场豆腐了场糕”习俗所代替,即在五谷上场时,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场结束时,用新谷做大黄米饭或豆面饽饽吃,以庆丰收。满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娘必须先在南炕上坐帐,也有称“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新娘、新郎要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对饮。

【日常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粱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粱米饭或玉米(米+查)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饽饽是用黏高粱、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的,有豆面饽饽、搓条饽饽、苏叶饽饽、菠萝叶饽饽、牛舌饽饽、年糕饽饽、水煮饽饽(汉语的饺子)等。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酸菜可用熬、炖、炒和凉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锅别具特色。配菜也可用来做馅包饺子。东北地区的满族,每户腌渍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卜、豆角等。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那家馆是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满族餐馆,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满族的进餐习俗和饮食礼仪很多。如祭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家中人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白肉血肠的习惯。

【民族食品】:

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

1、白肉血肠。

2、火锅(满族传统风味菜肴)

3、酸汤子9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

4、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最早是清朝皇帝到东陵祭祀祖宗时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称为“祭饽饽”。做供品时有果馅厚酥饽饽、鱼儿饽饽、匙子饽饽、菊花饽饽、糊面饽饽、炸高丽饽饽、江米糕、黄米糕、七星饼、鸡蛋糕、枸奶子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几十种。传入民间制成糕点后,大体上分为大小两种饽饽。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还有无馅的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满族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满族进入辽、沈以前,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女子在头顶盘髻,佩戴耳环,穿宽大的直统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曾有一个时期各地妇女穿旗袍甚为流行。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有灶,里屋北、西、南3面有炕。满族的饮食,过去喜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豆包);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吃手扒肉。满族的具有独特风味的“萨其玛”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爱吃的点心。满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由父母包办。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满族居民过去忌在西炕或北炕上死人;人死入棺后由窗户抬出;一般行土葬。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时见长辈行“打干”礼,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妇女双手扶膝下蹲。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满族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便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主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们不忍食其肉、用其皮,于是逐渐形成这个习俗。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关内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固有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但满族群众模仿汉俗,比汉族群众模仿满俗的更多。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满族的重要节日与汉族差不多,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满族曾信仰多神教的萨满教,早期分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两种。清代历朝皇帝举行各种祭神祭天典礼,如宫廷萨满设“堂子”祭天,都用满语诵经跳神。直到20世纪40年代,在东北的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和爱珲等地,满族民间仍保有萨满教。民间萨满又分以跳神为职业的萨满和管祭祀的家萨满两种,现已消失

登录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用户名 ( 必填 )  

长度限制为4-12个字符

密 码 ( 必填 )

英文字母或数字等至少6位

密码确认 ( 必填 )

请再次输入密码

联系邮箱 ( 必填 )

  我已阅读并接受东陵网络用户注册协议
 

提示

关闭

恭喜您!注册成功